月度归档:2020年06月

为宝兴殡仪馆车队155、159号职工点赞


为身边人点赞

为民政人喝彩

宝兴殡仪馆车队

工号牌“155、159”车组的故事

吴家属

“亲人去世,一路上我们悲痛欲绝,但是159司机耐心劝慰我们,到了殡仪馆,159司机四处奔忙,主动协助我们办理一切具体事宜让一切事情很顺利,衷心感谢这位司机人性化的服务,把真情和温暖带给我们。”

宋家属

“感谢159号司机在路途中一路对我劝慰和疏导,对姐姐因病去世有了些许宽慰,同时也认识到姐姐这病的危险性,提醒自己以后也要爱惜好自己的身体。谢谢这样一个陌生人给与的关怀和安慰。”

韩家属

“155号司机一路安全平稳开车,并给我们讲解了殡仪办理的流程,让我在失去亲人的痛苦中得到些许温暖,谢谢”

……

     以上部分内容摘录自家属的部分表扬信,工号155、159是宝兴殡仪馆阳光车队的接运员孙融冰、张培忠,他们的认真负责、亲情服务、乐于助人,收到了许多家属的好评和表扬信。

保护逝者

     一次雨天的接运工作中,工号155、159孙融冰、张培忠车组像往常一样,来到一家养老院准备接运遗体,熟悉他们的护工突然发觉他俩的接运工具中多了一样物品——一把红色的雨伞。

      当他们缓缓推出病房时,春雨淅淅沥沥,逝者被红色爱心伞遮挡着,保护着,而两位接运员身上却挂满了细密的雨珠,逝者的家属被他们的举动所感动。

用双手

托起生命尊严

      一天,155、159接运员上门接运年仅10岁的小女孩。离世的小女孩显得格外瘦弱,细细的小手还紧紧的握在父亲手中。孩子的父母泣不成声,155、159用和缓的语调安慰着痛失爱女的父母。

      两人首先庄严地向小女孩三鞠躬,并轻轻地将她送上了灵车,最后他们又代表女孩向她的父母一鞠躬以示告别。那个瞬间,让人肃然起敬,更让大家顿悟到工作的意义:生命,是一场场送别!我们的使命就是做逝者“人生最后的送行人”。

     155和159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着一个普通接运员的责任与使命,不论是严寒酷暑、亦或是风雨雷电,他们驾车穿梭于大街小巷,一路护送逝者前往人生终点,他们把“行车安全”和“亲情服务”作为自己始终如一的工作标准,做逝者“人生最后的送行者”。

以简约而人性化守护生命最后尊严

以简约而人性化守护生命最后尊严

  时至岁末,冬至将到。据《周礼春官·神仕》:“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根据市清明节工作指挥部的数据预测,今年冬至期间,全市公墓(骨灰堂)预约落葬20735穴,将有208万人次、29.2万辆车次出行祭扫。

  近年来,上海殡葬行业发展迅速。在落葬方式方面,环保、节地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在技术含量较高的遗体整形修复领域,迎来一个又一个技术突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进生命文化教育基地、殡葬博物馆,审视生命的意义。

  70年来,上海的殡葬服务经历了从繁复到简约,从程式化到人性化的历程,殡葬礼仪也逐步凸显文化内涵,表现出敬重生命、追思逝者的情怀。

  节地葬、生态葬逐渐为公众接受

  上世纪90年代起,节地、生态、环保成为殡葬改革的大势所趋。2003年起,上海大力推广小型墓、树葬、花坛葬、草坪葬等多种节地葬式;2008年,又相继推出“普爱苑”“无碑墓区”等不保留骨灰的生态葬式;2016年,试点家庭成员合葬,鼓励公墓开发多穴位的小型墓,并允许对已使用墓穴进行改造,增加家庭成员骨灰,在节约土地的同时,减轻市民经济负担;2017年,实行节地生态安葬补贴政策,对本市户籍居民去世后选择节地生态安葬的,给予每具骨灰1000元的补贴。

  截至2018年底,全市节地生态安葬率(含小型墓、树葬、花坛葬、草坪葬、深埋、海葬等)已达90.3%,共发放节地生态安葬补贴207.2万元。本市四家经营性公墓先后获得民政部“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墓园”称号。上海福寿园还被民政部列为首批生态安葬重点实验室。

  如果以海葬为样本回看节地葬、生态葬的发展历程,人们会发现其实推广的过程并不容易。1991年3月19日上午,上海首次在吴淞口海域开展骨灰撒海活动,仪式在“沪航一号”客轮上举行,113位逝者骨灰撒入大海,上海海葬历史的原点就此奠下。1999年,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设立飞思海葬服务部,成为上海市组织办理骨灰海葬活动和服务的唯一专业部门。上海冬季多雾,夏季多台风、雷雨等强对流气候,天气直接影响到海葬航次的安排。为此,飞思海葬服务部大胆创新,打破以往撒海活动季每两周举办一次撒海活动的常规做法,连续每周每天连轴运作、不间断地组织海葬活动。2018全年度的海葬活动中,共4132具先人骨灰撒入大海,是1991年的整整30倍之多。截至2018年底,上海共举办393次海葬活动。飞思海葬服务部共组织了37026户家庭180809位家属,为44652位逝者举行了骨灰撒海仪式。预约海葬的等候时间,也从2013年的一年半缩减到2017年的半年,直至2018年降为“零等待”。

  遗体整形修复予生命最后的尊严

  电影《入殓师》让这一行业走进大众视野。对于业内人士而言,这个职业还有一个更专业的术语——遗体整形修复。作为一名遗体整形修复师,不仅要为破损遗体做内部填充和皮肤缝合,还要以高还原度重现逝者生前的容貌。

  上海的遗体修复技术水平在全国领先,如果问在这项技术上修炼得最纯熟的人是谁?答案肯定是两个——王刚和徐军。

  1997年,20岁的王刚正式入职龙华殡仪馆。遗体化妆间里,许多年轻人来了又走,王刚是少数坚持下来的人。日复一日,他一直在探索遗体修复的最高限度。学习人体结构学、引进3D打印技术……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尽最大可能提高遗体面容修复相似度。

  与王刚一样,宝兴殡仪馆的徐军总会长时间在遗体化妆间内凝视逝者。由于并不认识逝者,遗体整形修复师只能通过遗体和少量生前照片来还原样貌,尽其所能让逝者最终呈现的形象接近亲属们的认知。

  2013年,徐军所在的宝兴殡仪馆推出“净离别——故人沐浴服务项目”,让逝者家属到遗体化妆间观摩化妆过程。入门靠墙处的高柜上,摆放着二三十瓶洗漱护理用品,安放遗体的小床就在房间正中央,屋内可以容纳多名逝者家属在旁观看。直面逝者,这是徐军认为可以帮助逝者家属缓释悲伤、认知死亡的一种方式。

  向死而生

  讲好这堂特别的生命文化课

  来自中华遗嘱库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底,“90后”立遗嘱人数为236人,其中最小的年仅18岁。在一些专家看来,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立遗嘱,体现的是直面死亡、珍视生命的人生态度。

  成立至今已有60余年的龙华殡仪馆在业内曾创下过多个“第一”。2016年3月,它又摘得另一个“第一”,在全市范围内第一个成立生命文化教育基地——“爱·龙华”生命文化教育基地。

  “爱·龙华”生命文化教育基地成立以来,龙华殡仪馆广泛招募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在丰富大学生社会活动经验,强化其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的同时,也让他们更好地走进殡葬、了解殡葬,增进对殡葬文化和传统文化的了解。在追思仪式活动中,前来体验的师生们可以现场感受由龙华专业司仪团队打造演示的个性化追悼仪式,以此更加敬畏生命、珍爱生活、感恩父母。同时,“爱·龙华”生命文化教育基地还定期组织专业讲师为社区居民、在校学生、公益志愿者等开设殡葬文化讲堂,从礼仪、习俗、文化等角度讲述殡葬文化的内涵。

  依托于“爱·龙华”生命文化教育基地,龙华殡仪馆利用自身独特的生命文化教育资源,向高校、社会公益组织、社区及有需求的市民群众提供殡葬博物馆参观、殡葬文化讲学、高校学生生命文化教育、个性化追思仪式体验等活动,引导市民珍爱生命、感恩父母,深入思考生命价值、人生意义。